120607A32_C1345-0  

2012-06-07 13:45

 

一直以來,餐飲行業因門檻低、技術難度不高及投資回酬時間短的因素,受到投資者和創業者的青睞,如今餐飲連鎖加盟大行其道,更讓許多想開店賺錢的人充滿期望。

 

連鎖加盟經營,為許多創業者省去了許多煩惱,只要把經營模式學上手,的確是一條便捷又快速的成功之道。

 

日本是亞洲連鎖業最蓬勃的國家,到處可見連鎖店,日本著名旅遊作家石田裕輔為了其著作《日本˙一路騎下去》而挑戰自己,在進行日本環島游的任務時,不光顧任何連鎖店,他要找出日本老雜貨店、民宿、居酒屋、拉麵店等。

 

當他把將近2年的旅程化成文字時,日本人才驚覺原來各類的連鎖店,已侵蝕他們生活,把日本的小生意經營文化慢慢吞噬了,一些再也找不回了。

 

根據日本的一項調查顯示,日本零售業獨立開店者有80%開店不到1年就關門大吉,能撐上5年的只有8%

 

而連鎖店開業經營1年就結束的僅有20%,有77%的連鎖店能經營上5年,這個調查顯示,連鎖店加盟比自行創業的成功率高上八成。

 

臺灣也有許多傳統店,走上連鎖加盟,其中許多成功經營,甚至到海外拓業,士林夜市的豪大大雞排就是其中一家。

 

看見別人成功,大馬許多傳統店蠢蠢欲動,想啟動連鎖和連鎖加盟。

 

事實上,傳統店展業比連鎖還難,看豪大大怎麼做?大馬特許總加盟又怎樣來跟?

 

總加盟創業最省時黃琦雲膽大也心細

 

雲利集團有限公司是豪大大雞排的大馬特許總加盟,董事兼行政總裁黃琦雲現年24歲,年紀輕輕的她不諱言,投資成本是來自家人。

 

不過,若沒有她的膽大和勇往直前,到臺灣洽談,她就拿不到總加盟權了。

 

一臉稚氣的她,到臺灣見豪大大海外展業負責人時,面對的第一道問題就是年紀太輕

 

年紀輕不代表不能打理一盤生意,或是處理業務和其他問題,正因我年輕,所以多了一分膽量,創業本來就要膽量。

 

對總加盟金不菲的這項投資,黃琦雲認為,除了膽大也要心細。

 

分析競爭對手

 

連鎖加盟,包括總加盟是創業最省時的方式,但是,我不認為省時就可以不嚴謹,畢竟大馬的環境和臺灣有所不同。

 

在未進行投資前,黃琦雲偕同朋友,進行市調工作,尤其是隆靈地區。

 

豪大大未進場前,大馬已有其他臺灣炸雞排在市場上,尤其是夜市。

 

豪大大在臺灣已有複合式的店面,品牌定位和其他在夜市的品牌是不一樣的。

 

她分析競爭對手,包括著名速食店的優勢,也考慮自己的劣勢。

 

未進場前,需要考慮很多因素,包括我自己的能奈可以到那一個點上,雖然有家人支持,但是,家人的存款畢竟來之不易。

 

申請清真認證開設中央廚房

 

在臺灣洽談時,對豪大大海外展業負責人的問題,她逐一根據所收集的資料一一解答,包括大馬的原料供應情況、雞肉價格走勢、穆斯林和非穆斯林市場的不同等等。

 

她說,雞肉是穆斯林和非穆斯林都能接受的食物,尤其是炸雞,但是,臺灣小吃是中華小吃,中華食品要取得穆斯林的信任是不容易的。

 

雞肉原料,我們在地採購,裹粉和醃漬原料,從臺灣入口,我們必須克服裹粉和醃漬原料取得清真認證。

 

2011年下旬,大馬豪大大第一間分店在梳邦再也SS 15設立,同時該公司也在梳邦工業區設立中央廚房和辦公室。

 

臺灣接受2個月訓練

 

連鎖加盟是豪大大要走的路線,開設立中央廚房是必要的,除了控制原料的採購、成本,最重要的是素質。

 

在臺灣接受長達2個月訓練的她,熟悉所有的標準作業方式,從採購原料、醃漬、雞肉裹粉步驟、熱炸雞排方式等等。

 

投資者必須瞭解所有的作業標準,比如油的溫度、油的使用量和更換次數等,這都是維持優質品質的基本需求。

 

在大馬,豪大大採取兩種店面方式,第一是走入A級廣場的美食中心和商圈門市店面。

 

20124月,豪大大在Pavilion 廣場美食廣場開業。

 

在市場上,我們已有許多競爭者,我們不急於開店,尋好地點才開店也不遲。在SS 15 開總店的主要因素,是因為這裡有人流和環境的因素。

 

王慶隆從鹽酥雞研發大雞排

 

台中似乎是所有臺灣小吃的福地。1992年,豪大大雞排創始人王慶隆在台中一間7-11的騎樓前開始賣起全台第一片大雞排,而大雞排的概念源自鹽酥雞這臺灣小吃。

 

豪大大從台中到臺北,在士林夜市區的陽明戲院前擺起豪大大雞排總店,迅速成為了士林夜市裡指標性的小吃之一。

 

其中3個主因是捷運的開跑、2002年臺北市政府重新整頓士林商圈,以及王慶隆將臺灣人熟悉的鹽酥雞,以30公分長的超大塊方式銷售,他就是要顧客拿著一大塊的雞肉通街咬著吃。

 

好吃且值得吃

 

90年代初,臺灣經濟經歷了泡沫經濟的危機,在錢袋縮水下,好吃且值得吃的傳統小吃,紛紛冒出頭來,包括鹽酥雞。但一小塊一小塊的鹽酥雞的吸引力仍然不大。

 

王慶隆將傳統的小塊雞肉,以突破性的一開四切法,將同樣重量的雞胸肉切成超大的一片,再以特製醬料醃漬雞胸肉入味,然後裹上麵包粉和地瓜粉調配而成的酥炸粉下鍋油炸。

 

起鍋後再灑上胡椒鹽,長30公分的雞排放入印有招牌的油紙內,一大塊雞排滿街移動,成為了最佳的廣告效益。

 

CIS系統區隔市場

 

豪大大在1999年,從台中北上臺北,夾著捷運和附近學校的人流,以及超值效應,迅速竄紅成為士林夜市著名小吃之一。

 

但是,炸雞排的技術低,炸雞排走紅後,也引來其他餐食業者跟風。

 

豪大大雞排是臺灣首創,不能讓市場把正宗和跟風者混淆了,在2002年,我們也導入CIS系統,讓豪大大以更具獨特優勢與市場區隔。

 

找出特點,把特點放大,再以CIS強化,再來就是制定標準操作流程。

 

此外,豪大大也瞄準一些有潛能的國際市場,從2003年起在韓國、日本、新加坡、中國及香港申請商標註冊。

 

除了雞排,豪大大也注重產品研發,開發更多元化的商品。

 

此外,豪大大也積極發展複合式的店面,除了夜市的傳統小檔,也設速食式門市店,讓消費者有更多樣化的選擇。

 

臺灣小吃走紅觀光夜市功不可沒

 

臺灣小吃,包括雞排、珍珠奶茶、搖搖冰、愛玉冰等能迅速走紅,觀光夜市功不可沒。

 

臺北士林夜市和師大夜市、台中逢甲夜市、高雄六合夜市、宜蘭羅東夜市,都是遊客熟悉的觀光熱點。

 

創造庶民經濟奇跡

 

世界各地都有在地的夜市,但是,如臺灣夜市成為所有觀光客都期待拜訪,甚至成為旅遊觀光經濟的重點,臺灣夜市確實創造了庶民經濟的奇跡。

 

臺北市士林區,原靠近基隆河的渡口,從士林的農產品到艋舺、大稻埕的貨物都在這裡交易,1909年設立士林市場一直發展至今。

 

士林夜市是臺北地區最具規模的夜市之一,捷運開抵士林和劍潭,方便的公交系統讓士林夜市成為人流最旺的地方。

 

士林夜市可分成兩大部分,一是捷運站對面的臨時集中市場,於20051124號正式啟用。

 

由於通風、衛生、環境、公共安全及交通秩序等問題,臺北市政府於200210月將原士林市場拆除,僅保留日據時代的磚造市場建築,同時以陽明戲院為中心,擴及文林路、基河路,以至大東路與大南路都在士林夜市範圍內。

 

士林夜市蛻變成觀光夜市,商圈商家林立,再加上各式各樣的百貨商品及經濟實惠的美味小吃,不但是臺北人夜晚逛街的好去處,更讓其他縣市的民眾為此慕名而來,甚至連國外觀光客也趨之若鶩。

 

梳邦再也具夜市潛能

 

夜市除了美食、潮流時尚店、咖啡館林立,還有書店和二手貨寄賣等,這些都是因學生而形成的市場。

 

強調衛生、公交系統方便、以年輕消費市場的夜市是臺灣促進和刺激內需市場的方案。

 

梳邦再也SS 15就潛在著臺灣夜市的潛能。

 

SS 15 學院林立,不乏食肆餐館、咖啡座、連鎖店、潮流時尚店,連鎖經營的美食中心 Asia Cafe的出現,形成了如士林夜市的模式。

 

根據在SS 15商圈的商家指出,近兩年來,SS 15商圈的外國和外坡遊客日漸增加,尤其是週末及周日。

 

夜市的小生意,大未來和發展觀光旅遊產業的潛能,是州政府、地方政府和旅遊部必須重新調整和發展的新方向。

 

獨家報導:李素馨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馬來神起myxq20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